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顾步汤

顾步汤

辨证录》卷十三:顾步汤

药方名称顾步汤

处方牛膝30克金钗石斛30克人参9克黄耆30克当归30克金银花30克

功能主治大补气血,清热解毒。治气血大亏,火热之毒下注,致成脚疽。初起脚趾头忽先发痒,已而作痛,指甲现黑色,以后脚指俱黑,甚则连足而俱黑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一剂而黑色解,二剂而疼痛止,三剂痊愈。若已溃烂,宜多服数剂。

摘录辨证录》卷十三

《外科真诠》卷上:顾步汤

药方名称顾步汤

处方黄耆30克人参9克金钗30克当归30克 银花30克牛膝30克菊花15克甘草9克 公英15克 紫花地丁30克

功能主治治脱疽。

用法用量水煎服。

口渴者,加天花粉9克。

摘录《外科真诠》卷上

《医林纂要》卷十:顾步汤

药方名称顾步汤

处方黄耆5钱,当归(酒洗)4钱,黄柏(盐酒炒)2钱,知母(酒炒)2钱,熟地黄3钱,肉桂1钱,干姜1钱,牛膝3钱,虎胫骨(酥炙)3钱,金银花2钱。

功能主治大补气血,滋阴壮阳。主脾肾阴亏,湿热下流之足疽。起于足大趾,初痒疼痛,趾甲黑,渐而肉黑,上于足附。

用法用量酒煎服。

各家论述黄耆当归以补气血为主,黄柏知母以滋阴行湿热,熟地黄以壮肾水,肉桂以行血去毒,干姜以益阳去湿,牛膝、虎胫骨以峻劲达之下行,金银花解毒。阴阳兼滋,气血交补,而后毒壅可消。

摘录《医林纂要》卷十

猜你喜欢

  • 川乌通圣散

    药方名称川乌通圣散处方川乌、防风、石膏、川芎、全蝎、苍术、枳壳、僵蚕、麝香1厘,桔梗、蝉蜕、当归、薄荷各等分。功能主治麻疯。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再加好酒2小蛊,热服。摘录《秘传大麻疯方》

  • 降痈散

    药方名称降痈散处方薄荷(辛佳者,用叶)1握,野菊花(连根叶)1握,土贝母半握,茅根1握。制法上干者可为末,鲜者可捣烂,同贝母研匀。功能主治消肿,止痛,散毒,未成者即消,已成者敛毒速溃。主痛疽诸毒,阳毒

  • 香地膏

    药方名称香地膏处方生地黄(研如泥成膏)木香(细末)功能主治治打扑伤损,及一切痈肿未破。用法用量上以地黄膏随肿处大小摊于纸上,掺木香末一层,又再摊地黄膏,贴肿上。不过三五次即愈。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

  • 龙胆四物汤

    药方名称龙胆四物汤处方当归1钱,川芎1钱,白芍药1钱,熟地黄1钱,羌活1钱,防风5分,防己5分,黄连(酒浸1宿)3分,龙胆草(酒浸1宿)5分。功能主治眼赤暴发作云翳,疼痛。用法用量方中白芍药、熟地黄,

  • 克应丸

    《古今医统》卷八十四:克应丸药方名称克应丸处方熟地黄赤芍药各60克当归75克赤石脂(煅)龙骨牡蛎(煅,以酒淬)茯苓牡丹皮川芎艾叶(制,研)各30克制法上药研末,醋糊为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温经养血,固

  • 麻黄十神汤

    药方名称麻黄十神汤处方麻黄、桂枝、杏仁(去皮尖)、紫苏叶、白芷、甘草、陈皮、香附、葛根、川芍、升麻、赤芍。功能主治伤风。用法用量上加生姜、大枣,水煎,温服。摘录《医林绳墨大全》卷一

  • 淋浇黄连汤

    药方名称淋浇黄连汤别名黄连汤处方黄连1两,地骨皮1两,羌活1两,防风1两(去芦头),木通1两,甘草1两,白芷1两,川大黄1两,狼牙1两,川升麻1两,莽草1两,藁本1两,黄耆1两(锉),赤芍药1两,细辛

  • 龟背丸

    《永类钤方7》卷二十一:龟背丸药方名称龟背丸别名龟胸丸(《婴童百问》卷五)。处方大黄0.9克(炒)天门冬(去心,焙)百合杏仁(去皮、尖,炒)木通桑白皮(蜜炙)甜葶苈(隔纸炒)朴消制枳壳等分制法上药为末

  • 柴葛二陈汤

    药方名称柴葛二陈汤处方柴胡、干葛、陈皮、半夏、茯芩、甘草、白术、苍术(制)、川芎、黄芩各等分。功能主治一切疟。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2钟煎服。阴疟,去黄善,加干葛、川芎、苍术,若久疟及发散过者除之;阳

  • 桂枝黄耆白薇款冬花散

    药方名称桂枝黄耆白薇款冬花散处方桂枝(去皮)3钱,黄耆(去头上皱皮,蜜水润透,蒸半炷香,取出炙燥,槐砧上锉碎)5钱,白薇(取山东所产者,柔黄而香,用糯米泔浸1宿,取出晒干,槐砧土锉碎,蒸之,从已至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