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香附丸

香附丸

《中国药典》:香附丸

药方名称香附丸

处方香附(醋制)300g当归200g川芎50g白芍(炒)100g 熟地黄100g白术(炒)100g砂仁25g陈皮50g黄芩50g

性状为暗黄色至深褐色的水丸,气香,味苦辛;或为棕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气香,味微甘、微苦辛。

炮制上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适量的黄酒泛丸,低温干燥,制成水丸;或每100g粉末用炼蜜35~45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用玉米朊包衣,晾干,制成水蜜丸;或每100g粉末加炼蜜13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理气养血。用于气滞血虚,胸闷胁痛,经期腹痛,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用黄酒或温开水送服,水丸一次6~9g,水蜜丸一次9~13g,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2次。

规格水蜜丸每10丸重1g|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水丸,密闭,防潮。水蜜丸、大蜜丸,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朱氏集验方》卷十一:香附丸

药方名称香附丸

处方牵牛(炒)香附子(炒)石燕(煅红,酒浸,研)巴豆7粒(同牵牛炒,去巴豆

制法上药研末,水泛为丸。

功能主治治膀胱疝气,外肾肿痛。

用法用量蓖麻汤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一

普济方》卷三三一:香附丸

药方名称香附丸

处方附子60克(醋煮)吴茱萸白薇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白带,下元虚冷。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米汤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三一

普济方》卷三六六:香附丸

药方名称香附丸

处方附子(大者,去皮)沉香各15克槟榔雄鼠粪(两头尖者,烧)各7.5克

制法上为末,羊髓60克,煮烂和成膏,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牙齿不长。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麝香汤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六

猜你喜欢

  • 和中蠲痛汤

    药方名称和中蠲痛汤处方草豆蔻(须用建宁者,无则用白豆蔻)、山楂、香附、川芎、半夏、苍术、厚朴、缩砂、枳实、炮姜。功能主治一切胃脘暴痛。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摘录《医学六要》卷五

  • 飞腾神骏膏

    药方名称飞腾神骏膏处方麻黄2斤(去节,取1斤,净),杏仁4两(热水泡,去皮尖,用砂钵捣烂,又入水同捣,澄去浊滓,用清汁),防风4两(去芦),地骨皮4两(去骨,净),甘草4两,木鳖子14个(去壳),头发

  • 济危上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济危上丹药方名称济危上丹处方太阴玄精、五灵脂(去沙石)、硫黄(老红色者)、乳香(研),各等分。上味,慢火炒结成砂,研极细。桑寄生(须要真者)、陈皮(去白净称)、阿胶

  • 催生如意丹

    药方名称催生如意丹处方明乳香末1钱,鸡蛋清1个(2味置碗内)。功能主治将产胞衣水破后,腰腹并痛,阵阵紧急者。用法用量上以好人参2钱,切片,煎滚汁汤冲入碗内,用筷急搅均匀,乘热服之。摘录《救产全书》

  • 金丝保婴丹

    药方名称金丝保婴丹处方缠豆金丝藤3两,苦丝瓜3两,雄黄2两,辰砂2两,全蝎2两,山甲2两,胡黄连1两,龙胆草1两,芦荟1两,防风1两,荆芥1两,人中白1两,牛黄2钱,天竹黄2钱,麝香5分,儿脐带10个

  • 滚涎丸

    药方名称滚涎丸处方天南星(炮)半夏(慢火炮裂,生姜60克,取汁浸一宿,焙干)白僵蚕(炒,去丝嘴)各30克猪牙皂角7.5克(去皮、弦,炙黄色)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和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祛除风痰。治小

  • 透膈汤

    药方名称透膈汤处方木香白豆蔻 缩砂仁槟榔枳壳厚朴半夏青皮陈皮甘草大黄朴消各等分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中脘气滞,胸膈满闷,噎塞不通,噫气吞酸,胁肋刺胀,呕逆痰涎,饮食不下。用法用量每服30克,用水400毫

  • 矾砒丸

    药方名称矾砒丸处方明矾半斤,白砒4两。制法上为细末,火煅过,烟尽为度,为末,滴水为丸。功能主治痢疾,水泄,胃脘痛,癣疥,坐板及黄水疮等。用法用量痢疾,冷水送下7丸;水泄,木瓜汤送下7丸;胃脘痛,炒栀子

  • 防风白术汤

    药方名称防风白术汤处方防风(锉)5钱,炒术、茯苓、当归、大腹皮。功能主治痘日久不靥。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部全录》卷四九四

  • 加味固本丸

    药方名称加味固本丸处方天麦二门冬5钱,诃子5钱,阿胶5钱,知母5钱,生地1两,熟地1两,当归1两,茯苓1两,黄柏1两,人参3钱,乌梅15个,人乳1碗,牛乳1碗,梨汁1碗。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黄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