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散
药方名称麻豆散
别名麻豆汤
处方大麻子3升,大豆(炒黄香)。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脾胃气弱,水谷不得下,遂成不复受食。
用法用量麻豆汤(《鸡峰》卷十二)。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麻仁散”。
摘录方出《肘后》卷四,名见《千金》卷十五
药方名称麻豆散
别名麻豆汤
处方大麻子3升,大豆(炒黄香)。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脾胃气弱,水谷不得下,遂成不复受食。
用法用量麻豆汤(《鸡峰》卷十二)。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麻仁散”。
摘录方出《肘后》卷四,名见《千金》卷十五
药方名称家秘滋肾丸处方黄柏2两,知母2两,肉桂2钱。制法上为细末,玄武胶为丸。功能主治肾痹。肾火上炎,腰痛遗精,小便时时变色,足挛不能伸,骨痿不能起。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药方名称四七调气汤处方紫苏4.5克厚朴(姜汁炒)4.5克茯苓4.5克半夏4.5克枳实(炒)4.5克砂仁4.5克 苏子(炒)4.5克陈皮4.5克甘草1.5克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治情志不遂所致的噎膈翻胃
药方名称挂金散处方鸡内金1钱,青黛3分,薄荷4分,白芷4分,蒲黄3分,冰片1分,甘草3分,鹿角炭1钱,挂金灯子2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口痈,舌菌,重舌,喉蛾。用法用量吹。摘录《青囊秘传》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六:藿叶羹药方名称藿叶羹处方藿叶500克(切)葱白1握(切)功能主治治气壅烦热或渴。用法用量上药以豉汁煮,调和作羹食之。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六《圣惠》卷九十六:藿叶羹药方名称藿
药方名称降气散处方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巴豆14个。制法上药同一处炒,令巴豆焦赤,取青橘皮捣为细末,巴豆不用。功能主治上气喘急,心胸满闷。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降气汤”、“青皮散”
药方名称肺痈再补散处方大连珠2粒,冰片2钱半,台麝香1分半,象皮3钱,朱砂3钱,生白芍3钱,川贝母3钱,清半夏3钱,白及3钱,乳香3钱,生耆2钱。制法上为细末,最后兑入台麝、冰片。功能主治清痰益肺,芳
《症因脉治》卷二:加味柴胡汤药方名称加味柴胡汤处方柴胡黄芩陈皮甘草山栀 丹皮功能主治疏肝泻火。治由于郁怒,肝胆之火上冲,致发呃逆,身无寒热,头不痛,呃三四声即止,或连续而不已,脉象弦数者。用法用量水煎
药方名称真功丹处方大冰片0.3克 真熊胆3克(阴干,临用乳细末)炉甘石3克(用羌活煎汤,煅七次,飞去脚,晒干用)硼砂3克 牙消0.6克制法共乳极细末。功能主治治一切喉痛,及孕妇患喉症未破烂者。用法用量
《圣济总录》卷一八○:马蔺汤药方名称马蔺汤处方马蔺子(炒)1分,升麻1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小儿喉痹。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水半盏,煎至3分,去滓,下白蜜少许,搅匀,分温2服。如无马蔺子,即用根少许
药方名称和解丸处方荆芥穗4两,羌活4两,白芷4两,葛根4两,川芎3两,天花粉3两,玄参3两,赤芍药3两,柴胡3两,黄芩2两,连翘壳2两,薄荷2两,甘草2两。制法上为细末,水泛为丸。功能主治清热解表。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