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
萧相关字典
萧[xiāo]字的成语
- 百业萧条[bǎi yè xiāo tiáo]萧条:冷落、凋敝。指各行各业都很冷落、不兴旺。形容社会的衰败。 
- 事在萧墙[shì zài xiāo qiáng]谓祸乱出自内部。事,变故;萧墙,宫室内当门的小墙。 
- 囊橐萧然[náng tuó xiāo rán]囊橐:口袋。形容缺乏财物,没有什么积蓄。 
- 萧斧之诛[xiāo fǔ zhī zhū]萧斧:行刑的斧钺;诛:杀戮。受到斧钺的诛杀。形容人罪大恶极。 
- 萧墙之衅[xiāo qiáng zhī xìn]因内部问题而引起的危机。 
- 萧墙之患[xiāo qiáng zhī huàn]因内部问题而引起的祸患。 
- 兰芷萧艾[lán zhǐ xiāo ài]兰、芷:香草;萧艾:杂草。由香草变为杂草。比喻人的品德由好变坏。 
- 草木萧疏[cǎo mù xiāo shū]萧疏:冷落,稀稀落落。花草树木都已枯萎凋谢。形容深秋景象。 
- 萧然尘外[xiāo rán chén wài]尘外:自身以外的一切。形容极为超脱,不为俗情杂务所烦扰。 
- 泓峥萧瑟[hóng zhēng xiāo sè]形容诗文意境深远。引申指幽雅恬静。 
- 祸兴萧墙[huò xīng xiāo qiáng]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比喻内部。指祸乱发生在内部。 
- 祸生萧墙[huò shēng xiāo qiáng]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比喻内部。指祸乱发生在内部。 
- 萧曹避席[xiāo cáo bì xí]萧曹:指汉高祖的丞相萧何、曹参;避席:起立离座,表示敬意。连萧何、曹参都要对他肃然起敬。比喻政治才能极大,超过前人。 
- 萧规曹随[xiāo guī cáo suí]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 
- 祸起萧墙[huò qǐ xiāo qiáng]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 萧墙之危[xiāo qiáng zhī wēi]因内部问题而引起的危机。 
- 身后萧条[shēn hòu xiāo tiáo]形容死后家境冷落、贫困。 
- 萧墙之变[xiāo qiáng zhī biàn]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产生于家中的祸乱,比喻由内部原因所致的灾祸、变乱。 
- 兴味萧然[xìng wèi xiāo rán]兴味:兴趣;萧然:萧索冷落的样子。没有一点兴趣。 
- 萧墙之祸[xiāo qiáng zhī huò]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产生于家中的祸乱,比喻灾祸、变乱皆由内部原因所致。 
- 囊箧萧条[náng qiè xiāo tiáo]箧:箱子之类;萧条:形容空虚。形容缺少钱财衣物,没有什么积蓄。 
- 四壁萧然[sì bì xiāo rán]四壁:四面墙壁;萧然:寂寞冷落。屋里空荡荡的,没什么东西。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 祸稔萧墙[huò rěn xiāo qiáng]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稔:酝酿。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 萧郎陌路[xiāo láng mò lù]萧郎:旧时泛指女子所爱恋的男子;陌路:过路人。比喻女子对原来爱恋的男子视若路人,不愿或不能接近。 
- 满目萧然[mǎn mù xiāo rán]萧然:冷落的样子。满目是凄凉的景象。 
- 环堵萧然[huán dǔ xiāo rán]环堵:围绕着四堵墙;萧然:萧条的样子。形容室中空无所有,极为贫困。 环堵:四面土墙。萧然;萧条的样子。形容家中空无所有,极其贫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陶渊明集.五柳先生传》 
- 风雨萧条[fēng yǔ xiāo tiáo]萧条:寂寞。风雨交加,显出冷落的景象。 
- 囊橐萧瑟[náng tuó xiāo sè]囊橐:口袋。形容缺乏财物,没有什么积蓄。 
萧[xiāo]字在开头的词语
- 萧膋[xiāo liáo]1.香蒿和脂膏。祭祀时两物焚烧可以产生馨香。 2.借指焚香祭祀。 
- 萧凉[xiāo liáng]萧条凄凉。 
- 萧帝寺[xiāo dì sì]萧寺。 
- 萧散[xiāo sàn]犹萧洒。形容举止﹑神情﹑风格等自然,不拘束;闲散舒适。 
- 萧摵[xiāo sè]1.亦作“萧槭”。 2.凋零;零落。 3.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 萧疏[xiāo shū]①稀疏:白发萧疏。②萧条:万户萧疏鬼唱歌|但见萧疏景象,人去房空。 
- 萧辰[xiāo chén]秋季。 
- 萧寥[xiāo liáo]1.寂寞冷落。 2.风雨声。 
- 萧墙[xiāo qiáng]①当门而立的小墙:引至萧墙间,见一姥垂白上偻,即娃母也。②比喻内部:萧墙衅起|兵起萧墙,非国之利。 
- 萧齐[xiāo qí]即南朝齐。因齐朝皇室姓萧,故称萧齐。 
- 萧杀[xiāo shā]冷落萧条。 
- 萧憀[xiāo liáo]萧寥。 
- 萧关[xiāo guān]1.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为自关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冲。 2.指北宋崇宁四年为防御西夏而筑的萧关,故址在今固原北二百馀里。 3.古县名。唐神龙元年(公元705年)置。治所在今固原北一百八十里。至德后地入吐蕃,大中间收复,置武州治此,旋废。 4.古县名。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侨置于潘原县(今甘肃省平凉市东),仍为武州治所。五代周显德中废。 
- 萧飒[xiāo sà]1.形容风雨吹打草木发出的声音。 2.萧条冷落。 3.稀疏;凄凉。 4.萧洒自然。 
- 萧森[xiāo sēn]1.草木茂密貌。 2.草木凋零衰败貌。 3.阴森。 
- 萧折鱼[xiāo shé yú]1.亦作“萧拆鱼”。 2.一种以蒿艾承托曝晒而成的干鱼。 
- 萧斧[xiāo fǔ]古代兵器斧钺。萧,通“肃”。《说文.艹部》“萧,艾蒿也。从艹,肃声”清段玉裁注:“与肃同音通用。萧墙﹑萧斧皆训肃。”按,因斧钺用于刑罚,故取严肃之义。汉刘向《说苑.善说》:“夫以秦楚之强而报雠于弱薛,譬犹摩萧斧而伐朝菌也。”唐孔颖达《序》:“一字所嘉,有同华衮之赠;一言所黜,无异萧斧之诛。”宋张孝祥《水调歌头.凯歌上刘恭文》词:“千里风飞雷厉,四校星流彗扫,萧斧銼春葱。”清吴伟业《退谷歌》:“武陵洞口闻野哭,萧斧斫尽桃花林。”一说萧斧即越斧,见《文选.左思》李周翰注。一说萧斧即芟艾之斧,见徐锴《说文解字系 
- 萧条[xiāo tiáo]①凋零;冷落:村落萧条|要是没有窗外繁密的竹枝,那个房间真太萧条了。②指经济衰退,不景气:生意萧条|市面萧条,经济恐慌。 
- 萧然[xiāo rán]①空寂:环堵萧然,不蔽风日。②形容空虚:四壁萧然,没有任何东西。 
- 萧曼[xiāo màn]众多貌。 
- 萧梁[xiāo liáng]即南朝梁。因梁朝皇室姓萧,故史称萧梁。 
- 萧娘[xiāo niáng]《南史.梁临川靖惠王宏传》云:宏受诏侵魏,军次洛口,前军克梁城。宏闻魏援近,畏懦不敢进。魏人知其不武,遗以巾帼。北军歌曰:“不畏萧娘与吕姥,但畏合肥有韦武。”“萧娘”即姓萧的女子,言宏怯懦如女子。后以“萧娘”为女子的泛称。 
- 萧车[xiāo chē]《汉书.萧育传》:“南郡江中多盗贼,拜育为太守。上以育耆旧名臣,乃以三公使车载育入殿受策。”萧车,即萧育乘坐的车,用以指代萧育。 
- 萧淡[xiāo dàn]萧洒淡泊。 
- 萧郎[xiāo láng]原指姓萧的俊异男子,后泛指女子所爱恋的男子:胸前空戴宜男草,嫁得萧郎爱远游。 
- 萧曹[xiāo cáo]萧何和曹参。 
- 萧闲[xiāo xián]萧洒悠闲;寂静。 
- 萧蔘[xiāo shēn]草木茂盛貌。 
- 萧何律[xiāo hé lǜ]汉萧何所制的典制律令。 
- 萧丘[xiāo qiū]传说中的海岛名。相传在南海中,上有寒火,春生秋灭,生长一种小而焦黑的树木。 
- 萧氏[xiāo shì]1.指萧史。 2.指萧育,西汉人,萧望之之子。见《汉书》本传。 3.殷民六族之一。 
- 萧洒[xiāo sǎ]1.清高脱俗;不拘束。2.清丽;爽朗。3.冷落;僻静。4.舒畅。5.姿态自然,不呆板。6.细雨飘飞貌。 言行人品超逸而不同流俗 
- 萧索[xiāo suǒ]①萧条;凄凉: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生气|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②稀疏:尔来飘流二十载,鬓发萧索垂霜冰。 
- 萧律[xiāo lǜ]见“萧何律”。 
- 萧槭[xiāo qì]见“萧摵”。 
- 萧煞[xiāo shà]犹萧瑟。形容景色凄凉。 
- 萧豁[xiāo huō]萧洒豁达。 
- 萧寂[xiāo jì]萧条寂静。 
- 萧拆鱼[xiāo chāi yú]见“萧折鱼”。 
- 萧屑[xiāo xiè]1.象声词。形容凄凉而细碎的声音。 2.凄凉。 
- 萧张[xiāo zhāng]汉萧何和张良的并称。 
- 萧远[xiāo yuǎn]萧洒远逸。 
- 萧斋[xiāo zhāi]唐张怀瓘《书断》:“武帝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字存焉。李约竭产自江南买归东洛,建一小亭以玩,号曰‘萧斋’。”后人称寺庙﹑书斋为“萧斋”。 
- 萧寺[xiāo sì]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梁武帝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萧’字存焉。”后因称佛寺为萧寺。 
- 萧朱[xiāo zhū]指萧育和朱博。西汉时人,两人始为好友,后有隙,终成仇人。 
萧[xiāo]字在结尾的词语
- 聊萧[liáo xiāo]冷落;稀疏。 
- 纬萧[wěi xiāo]编织蒿草。萧,蒿类,可以织为帘箔。语出《庄子.列御寇》:“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郭庆藩集释:“萧,蒿也,织缉蒿为薄帘也。”后用为安贫或安贫乐道的典故。 
- 焫萧[ruò xiāo]焚烧艾蒿。 
- 管萧[guǎn xiāo]管仲和萧何的并称。两人均为历史上的名相。 
- 寥萧[liáo xiāo]冷落;冷清。 
- 艾萧[ài xiāo]即艾蒿。臭草。亦以比喻小人。 
- 森萧[sēn xiāo]高长貌。 
- 膋萧[liáo xiāo]油脂与艾蒿。古代祀神时焚之以散发馨香。 
- 邓萧[dèng xiāo]邓禹与萧何的并称。邓禹,新野人,与汉光武帝刘秀同乡;萧何,沛县人,与汉高祖刘邦同乡。两人均以佐命功封侯。 
- 飘萧[piāo xiāo]1.鬓发稀疏貌。 2.零落飘坠貌。 3.飞扬貌。 4.飘逸潇洒。 5.状风声。 
- 山萧[shān xiāo]即山魈。 
- 翘萧[qiào xiāo]低飞貌。 
萧[xiāo]字在中间的词语
- 三萧碑[sān xiāo bēi]南朝梁智藏法师碑。因由梁萧绎撰铭,萧几作叙,萧挹书写,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