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
训相关字典
训[xùn]字在开头的词语
- 训讨[xùn tǎo]- 训练整治。
 
- 训物[xùn wù]- 谓教诲民人。
 
- 训名[xùn míng]- 父﹑师所命之名。犹学名。
 
- 训儆[xùn jǐng]- 犹训诫。
 
- 训厘[xùn lí]- 训教治理。
 
- 训喻[xùn yù]- 见“训谕”。 训示晓喻;教诲
 
- 训话[xùn huà]- 旧指上级对下属教导和告诫的话。 旧指上级对下级讲教导和训诫的话
 
- 训练[xùn liàn]- 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学习和辅导掌握某种技能:军事训练|电脑训练班。 教练、操练兵士,教育学名词。与教学意义相近。训练的目的,是使受训者获得一项行为方式或技能训练新兵
 
- 训型[xùn xíng]- 谓作为典范以教育他人。
 
- 训诰[xùn gào]- 1.《尚书》六体中训与诰的并称。训乃教导之词﹐诰则用于会同时的告诫。 2.泛指训导告诫之类的文辞。
 
- 训俭[xùn jiǎn]- 训示以节俭。
 
- 训徒[xùn tú]- 1.训练军卒。 2.训教生徒。
 
- 训胄[xùn zhòu]- 教导胄裔。
 
- 训罚[xùn fá]- 训责惩处。
 
- 训词[xùn cí]- 1.帝王的诰敕文词。 2.旧指上对下教导和告诫的话。 进行教导的言词或为教导传授给某人的言词
 
- 训式[xùn shì]- 谓典范﹐榜样。语本《诗.大雅.烝民》﹕“古训是式﹐威仪是力。”郑玄笺﹕“故训﹐先王之遗典也﹔式﹐法也。”
 
- 训对[xùn duì]- 对训示的对答﹑争执。
 
- 训民[xùn mín]- 教导民众。
 
- 训猷[xùn yóu]- 训教﹐训导。
 
- 训炼[xùn liàn]- 训练。
 
- 训世[xùn shì]- 谓教诲世人。
 
- 训条[xùn tiáo]- 犹教条。亦指逐项开列﹑命令下属遵照执行的训示。
 
- 训祀[xùn sì]- 指有关祭祀时牺牲﹑粢盛﹑尊彝﹑俎豆之数礼有常法的训诫。语本《书.高宗肜日》﹕“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雊。祖巳训诸王﹐作《高宗肜日》……呜呼!王司敬民﹐罔非天胤﹐典祀无丰于昵。”孔传﹕“祭祀有常﹐不当特丰于近庙﹐欲王因异服罪而改修之。”
 
- 训誓[xùn shì]- 1.《尚书》六体中的训与誓的并称。训乃教导之词﹐誓则用于军旅。 2.谓训导告诫军旅。
 
- 训勖[xùn xù]- 训教勉励。
 
- 训督[xùn dū]- 训教督促。
 
- 训狎[xùn xiá]- 驯服亲近。训﹐通“驯”。
 
- 训识[xùn shí]- 教养和识见。
 
- 训器[xùn qì]- 相传孔子观于鲁桓公庙﹐以敧器为喻训教弟子力戒骄满。典出《荀子.宥坐》。
 
- 训字[xùn zì]- 教导抚育。
 
- 训勑[xùn chì]- 见“训敕”。
 
- 训领[xùn lǐng]- 教训引导。
 
- 训仪[xùn yí]- 庭训和仪范。
 
- 训学[xùn xué]- 教学。 学校对于学生德性的训导和教育
 
- 训示[xùn shì]- 训导指示。后多指上级对下属或长辈对晩辈的指示。 上级、长辈对下级、晚辈的训导
 
- 训典[xùn diǎn]- 1.王者教导民众的法则。 2.指先王典制之书。后泛指奉为典则的书籍。
 
- 训鉴[xùn jiàn]- 训典龟鉴。
 
- 训卒[xùn zú]- 训练士卒。
 
- 训谕[xùn yù]- 也作“训喻”。训诲开导:上级的训谕启发他思路。
 
- 训课[xùn kè]- 教育和课试﹔训诲和督促。
 
- 训心[xùn xīn]- 涵育心性。
 
- 训诫[xùn jiè]- 中国公安机关和法院对某些违法犯罪分子所作的批评教育。需要予以训诫的,犯罪情节轻微而免予刑事处分的人,在民事案件中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人,妨害民事诉讼的诉讼参与人或其他人,由法院予以训诫;不满十四岁违反治安管理的人,由公安机关予以训诫。
 
- 训兵[xùn bīng]- 练兵。
 
- 训蒙[xùn méng]- 教育儿童。多指旧时学塾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语本《书.伊训》﹕“具训于蒙士。”孔颖达疏﹕“蒙谓蒙稚﹐卑小之称。” 教导初入学的人或孩童
 
- 训率[xùn lǜ]- 1.训练﹑统率。 2.教训﹑引导。
 
- 训奬[xùn jiǎng]- 训教劝勉。
 
- 训程[xùn chéng]- 教诲﹑课督。
 
- 训胡[xùn hú]- 即训狐。
 
- 训刑[xùn xíng]- 谓宣传﹑解释刑法。语本《书.吕刑序》﹕“吕命穆王﹐训夏赎刑﹐作《吕刑》。”孔传﹕“吕侯以穆王命作书﹐训畅夏禹赎刑之法﹐更从轻以布告天下。”
 
- 训师[xùn shī]- 训练军队。
 
- 训令[xùn lìng]- 1.命令告谕。 2.旧指上级对下属机关有所晓谕或差委时所用的公文。公文的一种。上级机关对所属机关带有命令性的指示
 
- 训养[xùn yǎng]- 1.训教养育。 2.驯养。
 
- 训肃[xùn sù]- 讲解﹑整肃。
 
- 训谊[xùn yì]- 指写作意旨。
 
- 训法[xùn fǎ]- 训释的法则。
 
- 训戒[xùn jiè]- 见“训诫”。
 
- 训授[xùn shòu]- 教授﹔传授。
 
- 训敕[xùn chì]- 1.亦作“训勑”。 2.君上对臣下告谕﹑诫饬。
 
- 训斥[xùn chì]- 训诫与斥责。 严厉的或正式的谴责,尖锐的申斥
 
- 训革[xùn gé]- 训诫。
 
- 训牖[xùn yǒu]- 训诱。牖﹐通“诱”。
 
- 训读[xùn dú]- 1.训蒙教读。 2.日文借用汉字写日语原有的词﹐用日语读汉字﹐叫训读。
 
- 训德[xùn dé]- 犹顺德。谓遵从天生的至诚德性。训﹐通“顺”。
 
- 训聚[xùn jù]- 谓繁殖人口﹐积聚物资﹐教育人民﹐训练军队。语本《左传.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 训士[xùn shì]- 训教生员﹑士子。
 
- 训化[xùn huà]- 教化﹑训诲。
 
- 训厉[xùn lì]- 教诲勉励。
 
- 训绎[xùn yì]- 说解和陈述。
 
- 训诲[xùn huì]- 教导。用于上级对下级,尊长对晚辈:从父亲的训诲中受到教育。
 
- 训饬[xùn chì]- 教训戒勉。
 
- 训辞[xùn cí]- 训教之言。
 
- 训命[xùn mìng]- 敕命。
 
训[xùn]字在结尾的词语
- 集训[jí xùn]- 集中到一个地方训练:干部轮流集训ㄧ运动员提前一个月集训。
 
- 反训[fǎn xùn]- 训诂学术语。用反义词解释词义。有些词古代含有相反两义,如“乱”字有扰乱和治理两义。以“治”解释“乱”,就是反训。
 
- 明训[míng xùn]- 明确的训诫。
 
- 灵训[líng xùn]- 神灵的教诲﹐告诫。
 
- 诫训[jiè xùn]- 告诫教导。
 
- 导训[dǎo xùn]- 谓引导而使和顺。
 
- 遗训[yí xùn]- 前人留下或死者生前所说的有教育意义的话。 前人留下或死者生前所说的有教育意义的话
 
- 衔训[xián xùn]- 承受教诲。
 
- 遐训[xiá xùn]- 前人的训诫。
 
- 谏训[jiàn xùn]- 规劝训导。
 
- 笺训[jiān xùn]- 笺注训释。
 
- 莫训[mò xùn]- 谋划与教训。莫,通“谟”。语本《书.胤征》:“圣有谟训,明征定保。”
 
- 圣训[shèng xùn]- 1.圣人的教导。指儒家相传的训谕。 2.帝王的训谕﹑诏令。 3.阿拉伯文的意译﹐原意为传闻﹑传述。后专指对穆罕默德言行的传述--“穆罕默德言行录”。在中国﹐圣训也称“圣训经”﹑“至圣宝训”﹑“至圣宝谕”﹑“圣谕”等。
 
- 典训[diǎn xùn]- 1.《尚书》中《尧典》﹑《伊训》等篇的并称。指经典或《尚书》。 2.准则性的训示。
 
- 格训[gé xùn]- 正确而至当的训示。
 
- 整训[zhěng xùn]- 1.整治教训。 2.整顿和训练。 整编集训冬季整训
 
- 作训[zuò xùn]- 成为典式﹑法则。
 
- 教训[jiào xùn]- ①教育训戒:教训孩子。②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接受教训,改进工作。
 
- 慈训[cí xùn]- 母或父的教诲。
 
- 规训[guī xùn]- 规戒教训。
 
- 轨训[guǐ xùn]- 1.训诫。 2.轨范法则。
 
- 司训[sī xùn]- 1.明清时县学教谕的别称。明叶盛《水东日记》篇目有“蒋司训”。 2.指担任司训之职。
 
- 彝训[yí xùn]- 1.日常的训诫。 2.指尊长对后辈的教诲﹑训诫。
 
- 恒训[héng xùn]- 一定的典式;常训。
 
- 师训[shī xùn]- 师傅的训诲。 老师的教诲师训不可违
 
- 丕训[pī xùn]- 重大的训导。
 
- 古训[gǔ xùn]- 指古代流传下来的、可以作为准则的话。 古代人遵行和推崇的准则问他为什么,他总是说古训如此
 
- 礼训[lǐ xùn]- 有关礼仪的教育训导。
 
- 大训[dà xùn]- 先王圣哲的教言。
 
- 军训[jūn xùn]- 军事训练。 对非正式军人所进行的军事训练
 
- 淑训[shū xùn]- 指对女子的教育。
 
- 庭训[tíng xùn]- 1.《论语.季氏》记孔子在庭,其子伯鱼趋而过之,孔子教以学《诗》﹑《礼》。后因称父教为庭训。 2.泛指家教。 3.当庭训诫。
 
- 严训[yán xùn]- 1.严厉训导;严厉管教。 2.指严厉的训斥。 3.父训;父命。
 
- 词训[cí xùn]- 承继祖先教训。词﹐通“嗣”。
 
- 姆训[mǔ xùn]- 女师的训诫。
 
- 转训[zhuǎn xùn]- 训诂学术语。又称递训。几个字展转训释,意义相同。如《庄子.齐物论》:“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
 
- 前训[qián xùn]- 先君的教诲。
 
- 故训[gù xùn]- 1.古训。先代留下的法则。 2.训诂。
 
- 形训[xíng xùn]- 用分析文字形体的方法来解释字义。如“信”﹐左为“人”﹑右为“言”﹐人言主诚实不欺﹐故“信”的本义是诚实﹑不欺﹐并引申出信用﹑信奉﹑符契等义。
 
- 家训[jiā xùn]- 1.家长在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对子孙的教诲。 2.指《颜氏家训》。 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
 
- 义训[yì xùn]- 1.大义的垂训。
 
- 达训[dá xùn]- 圣明之训诫。
 
- 宣训[xuān xùn]- 宣示训戒。
 
- 谌训[chén xùn]- 真诚的教训。
 
- 儒训[rú xùn]- 谓儒学教育。
 
- 周训[zhōu xùn]- 谓以忠信教导。
 
- 睿训[ruì xùn]- 指皇帝的教诲。
 
- 诂训[gǔ xùn]- 1.解释古语。 2.古语的意义。
 
- 雅训[yǎ xùn]- 1.雅正的教训。 2.正确的训释。 3.典雅纯正。
 
- 内训[nèi xùn]- 对妇女的训诫教育。
 
- 校训[xiào xùn]- 学校为了进行道德教育的方便,选择若干符合本校办学宗旨的醒目词语,作为学校全体人员的奋斗目标。 综合体现学校办学宗旨、学风的词语,对学生有指导意义
 
- 谟训[mó xùn]- 1.亦作“謩训”。 2.谋略和训诲。 3.谟和训。《尚书》文体名。
 
- 聆训[líng xùn]- 听受训教。
 
- 闺训[guī xùn]- 旧时指妇女应遵守的行为准则。
 
